期刊封面
苏轼心目中的“绝俗人” ——林逋
作家木心说:“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我想是因为,陶公诗篇中蕴含的恬静、闲适、诗意以及田园风光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并且,庸庸俗众不敢像他那样按照自己心性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
也有少数人,去芜存菁,做回自己。比如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林逋富有才学,通晓经史百家,有人劝其出仕做官却被他谢绝,因为他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得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婚姻生活,志趣也不在追名逐利,面对青山绿水时,他才觉得身心舒泰,情谊相宜。
于是,他按照自己“恬淡好古、弗趋荣利”的心性,选择了一种与主流社会相悖的生活方式:弃绝尘俗,归隐山林。
在江淮漂泊中结束青年时代,40岁开始,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的孤山。
几十年后,苏轼来到杭州任职,苏轼对这位诗坛前辈很是敬仰,虽然生年交错,未能相见,却在读过林逋诗作后梦见了他的炯炯目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林逋在孤山驯养了两只鹤,平日关在笼中。他喜欢驾一叶扁舟,游西湖,访寺庙。如果有人登门,童仆先请客人进屋入座,然后开笼放鹤。林逋见鹤,便知有客来访,于是划船归来。
林逋还在孤山上种梅。史书上记载,他种梅三百多株,既是用来观赏,也通过售卖提供日常开销。
不止种梅、赏梅,他还写梅、画梅,因此对梅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
在林逋多首咏梅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十四个字,字字珠玑,又连串成动态的画面,也是观者的心境,诗意盎然,唯美至极。
天下熙攘,要么为利,要么为名。林逋确实是个异数,他自甘贫困,因而不谋利;他也安于无闻,所以不追名。所作诗画,都是随作随弃,有人建议他将诗作摘录下来留存后世,林逋却回应:“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隐匿在林泉,与自然为伍,从不在意身前身后名。这是林逋的通透。
怎样才算堪破虚名,活在当下?林逋为世人做出了一个榜样。
应该感谢那位暗中抄录诗作的有心人,今天我们才有幸透过林逋的视野与遐思,赏四季西湖,览孤山幽景。
林逋自觉地孤弃了紫陌红尘,转身走向另一个清贫幽静、闲适自在的自然家园。在这里,他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性,按照时令的变化度过似水流年。养鹤、种梅、赏梅、喝茶、饮酒、弹琴、采药、看书、郊游、乘船访僧、登山眺望、漫步竹林、钓鱼、看树上的松鼠跳来跳去、给友人写信、邀请友人来孤山看云、为自己的鹤写诗、看燕子归来、遥想陶渊明、听人吹笛、写诗祝愿友人科举高中……
“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闲清世梦中身。”面对这样的悠游时光,林逋很是自足。
夏日炎炎,林逋看着露水悬于竹叶尖上,将滴未滴,鱼儿聚在荷叶影子里,游来游去,而他自己呢,虽然衰老、生病,却因为隐居林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为之心生欢喜。“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内心的满足与欣悦,溢于言表。
五百年前,同样是夏日,陶渊明闲躺床上,清风拂过,他觉得自己如同远古时期的羲皇上人。五百年后,林逋觉得自己与渊明心灵相通,他懂得他的那份快活与自得。
隐居的二十多年间,林逋不曾一次踏足城市。因为他清楚,纷扰尘俗,万象纵横,却没有自己想要的。青山碧水,白鹤红花,足以让生命充满丰盈的孤独。
公元1028年,林逋已进花甲,当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大限将至,在茅庐旁筑墓,并且写下一首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一生未婚,却有妻儿——“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是林逋自选的冷清与诗意。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0/0917/521.html
上一篇:方舟记
下一篇:1980 年代“城乡分立”视域中的乡村叙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