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
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先生是积极倡导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敢为天下先的探路者。纵观鲁迅先生的一生,“立人”思想贯穿始终,“立人”工程是其一生奋斗的事业。可以说“立人”思想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核心,所有主张的起点。因此,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全面总结,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鲁迅“立人”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鲁迅思想的研究领域,更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暂未发现有国外学者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专门性研究。但国外对鲁迅的生平、作用、思想、作品及其创作方法研究成果则较为丰硕,尤以日本对鲁迅的研究为代表。
日本的鲁迅研究。早在20世纪初,即鲁迅尚在日本留学时期,日本学界已有对鲁迅先生翻译国外作品的简单介绍;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前,日本的鲁迅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日本学者们不仅对鲁迅先生的生平进行系统研究,如增田涉的《鲁迅传》与竹内好的《鲁迅》,还翻译了大量鲁迅先生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如鹿地亘《鲁迅评传》;二战结束后,日本则出现伊藤虎丸、丸山昇、山田敬三、北冈正子与藤井省三等诸多著名研究鲁迅的学者,他们将鲁迅思想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个”的自觉是鲁迅思想的原点。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日本当时流行的思想和文艺思潮,对鲁迅一生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所批判的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在日本社会中也广泛存在,鲁迅所呼唤的独立自由精神也正是日本所需要的等诸多观点[1]。如今,因中日关系微妙复杂,以及日本战后所形成的学术体制有些机械和教条,所以日本对鲁迅的研究相对有所减弱。
其他国家的鲁迅研究。除日本对鲁迅先生及其思想进行过多方面研究外,韩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者也对鲁迅先生及其思想进行过多样研究。韩国对鲁迅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30年代至50年代中艰难发展,60年代后全面展开,并涌现出诸多学位论文和相对精确的译介作品。近年来韩国的鲁迅研究方兴未艾,逐步前行,主要代表有朴宰雨、金河林等。苏联的鲁迅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繁盛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60年代之后相对式微。期间研究鲁迅先生的学者有帕·阿·瓦西里耶夫、谢曼诺夫、波兹德涅耶娃等,其中谢曼诺夫的《鲁迅和他的前驱者》与波兹德涅耶娃的《鲁迅传》《鲁迅的生平与创作》在国际鲁迅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美国、英国、法国与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对鲁迅的研究也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则相对比较沉寂,随着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研究势头又逐渐恢复。期间涌现出李欧梵、帕特利克·哈南、米歇尔·露阿、朱利安等诸多研究鲁迅的学者,他们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学界有关鲁迅研究的成果,也打开了多样化研究鲁迅及其思想的大门。
由此可知,已有许多国家对鲁迅及其思想和作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除日本对鲁迅的研究略微系统化之外,其他国家的鲁迅研究成果则相对比较分散,既未形成专门的鲁迅研究界,也未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系统完整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于世纪交替时期出现第一个研究高峰,涌现出大量专门研究“立人”思想的学者。近年来,我国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愈加细化、系统化,研究角度也愈加多元化。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以鲁迅“立人”思想为主题检索显示,有效期刊论文共有134篇,硕博论文共有67篇。
(一)鲁迅“立人”思想内涵及来源研究现状
1.“立人”内涵研究现状
关于“立人”的内涵。大多数学者均从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角度出发,对“立人”内涵进行界定。如李金涛认为,“立人”就是在肯定个人与群体内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以少数知识分子的觉醒为突破口,最终使中国大众摒弃劣根性,转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现代人[2]。邱兴宇认为,“立人”就是结束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迫,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独立精神的实体[3]。所以,学界对“立人”内涵的界定已基本形成一致观点,即“立人”就是使人摆脱旧思想的枷锁,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
2.“立人”来源研究现状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1/0311/889.html
上一篇:论重写文学史思潮中的现代化问题
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