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谁主沉浮人物群像及主题论述
2017年12月,赫东军出版了长篇小说《谁主沉浮》,这是他从作家情怀出发立志要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也是自1975年蒋子龙在全国“抓生产”潮流号召下创作了《机电局长的一天》,后又以《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先河以来,工业题材小说在新世纪的延续与发展。在承继和变革之中,赫东军在中国工业题材小说这条路上,做出了两大探索:一是塑造了一批充满理想又荒谬、无奈的“推石头的人”;二是探讨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中国国家企业中“人”与“企业”的关系。
一、“推石头的人”——《谁主沉浮》中的人物群像
“推石头的人”最早见于古希腊神话,科林斯的建设者西西弗斯聪明无比,因为洞晓并泄露了宙斯抢虏河神女儿的秘密被处以死刑,又因为绑架了冥界之神而在死后被惩罚永无止境地推一块必然滚落的石头上山。“结果论”者据此视其为做无意义事物的悲剧人物,但是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一书中,却对此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登上峰顶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所以,西西弗斯不是一个悲情的体验者,而是一个斗士,尽管这“战斗”中充满了荒谬和无稽。
从某种意义上说《谁主沉浮》正是讲述了具有这样性格的一群人的一个故事:天钢集团前领导因为一次车祸多人遇难,范沧海走马上任,至此开始了他重振天钢之路。在经历了自筹五千万生产线,省长到访,自主经营后,天钢扭亏为盈。可是伴随着天钢的发展,膨胀起来的还有人的欲望。欲望产生荒谬,并预示不幸。“天钢王国”终于在市场和政府双面调节下轰然坍塌,移形换主。范沧海的“君王梦”也至此打住,只留下一个个还未引爆的天钢“炸弹”。伴随着天钢从衰到盛,再从盛到衰,各色人等展示了他们性格中最刚硬的一面,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妥协,在“刚硬”与“卑微”之间,每个人似乎都是西西弗斯,纠缠于理想与荒诞之间。我们将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范沧海为代表的改革领头人;一类是以林中雪为代表的具有坚定道德感的理想主义者;第三类则是以马中华为代表的底层工人。他们组成了作品的人物长廊,也表现了丰富的人性。
首先,范沧海这类人物具有明显的“西西弗斯”属性,是作者着力最多、又渗透了深刻人生参悟的人物形象。范沧海前期的奋斗是绝望中的抗争,无论是“争夺实权”还是“锐意改革”,在困难重重的境地,范沧海从未轻言放弃,他坚信“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要靠就只有靠我们自己。”[1]45所以,他带领天钢把握机会,创造机会,实现了天钢由“死”到生,由被忽略到被“捧为神话”的转变。这时的范沧海像是正在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作者似乎刻意要写出范沧海的魄力、勇气甚或执拗和冷酷的一面,似乎只有这样,这一场在现实大地上推石头上山的行为才会充满了悲壮而神圣的意义,才会显示出范沧海作为一个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浪者的自主和霸气。
然而,作者所写又并不仅如此。范沧海是采用圆形人物塑造方式创造出来的主人公,在命运之手的拨弄下,这枚“棋子”开始显出人性在遭遇顺境之后,自我膨胀的一面,显示出某种虚妄的荒谬。“强势”就是其中最为鲜明的色彩。“强势”是一个中性词,在《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中主人公的强势代表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做事精神,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并且这种强势具有柔软性,是顺乎人物情感发展的,“时间和数字是有生命、有感情的。”[2]而范沧海的强势却带有很强的“专断性”,“专断”在某种意义上指示了个体对其自我价值和意义在社会关系中定位的失衡。失衡又引发了进一步的专断,其结局必然会让“推石头之行”更张目的,初心不再,面目全非。西西弗斯如此,范沧海也是如此。从自我怀疑又自我激励的“赶上深圳速度”到说顺嘴并从心里坚信天钢发展已“超过深圳速度”,这种微妙的变化入木三分地描摹出人在追求自我意义中的迷失。在制氧厂“惊天一爆”后,人们才开始反省:公司飞速发展的背后是负债累累,甚至“员工为兴建棒材线募的股也还没有返还”;公司强调时间和效率的背后,是“人为地为了赶时间争速度,导致常出现边建设边生产的局面”,隐患丛生;公司没有民主可言,早已变成了范沧海“一个人的天下”。简言之,公司表面繁荣的背后是积疴愈重,早已背离了工业化作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部分的意义所在。原本承载着民生希望和安定的大厂,逐渐变成了权钱交易的砝码。作者深入剖析了脱胎于封建专制思想的家族式管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巨大又破坏性的存在,是批判也是警醒。至此,范沧海这个人物形象也鲜明、全面地凸显了出来。他是自己,又是环境的产物。他一次次立志要“掌握自己命运”,却最终将自己的奋斗变成一个荒诞不经的闹剧。这不由得使我们再次想到了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加缪说:“西西弗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3]123荷马则说:“西西弗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既因为他的激情也因为他所经受的磨难。……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悲伤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3]121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1/0329/998.html
上一篇:苏轼心目中的绝俗人林逋
下一篇:信息系统在人事劳资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