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煤矿开采作业过程当中,机电运输是其核心环节,煤矿机电运输对于维持煤矿作业的安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不利于煤矿产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控制,已经成为了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比较关注的问题。
1发生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点多面广战线长,重型机电设备较多,总结历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案例,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1 现场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煤矿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从事机电运输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呈现出了多样性。对现阶段煤矿作业人员队伍进行整体分析,发现整体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据统计,17起机电运输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因为企业培训不足或短期用工,不可避免出现因技术不精和安全意识淡薄出现违章作业、野蛮操作等行为,是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重要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有75%~80%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1.2 机械运输设备存在缺陷
首先,煤矿投入成套设备,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往往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较慢,相对落后。其次,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更新较慢。再次,设备老化导致零部件安全性降低,不能够真正发挥设备的功能,在运行过程容易出现故障,如电机车刹车失灵、绞车失控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1.3 机电设备井下运行环境较差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环境照明不足,作业空间狭小,受巷道变形、坡度起伏等条件限制,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同时粉尘、噪声、雾气等影响作业人员操作和设备运行,例如运输设备往往运行距离较长,对设备异常或声光信号听不清、看不见都有很多不利因素,现场隐患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消除,增加了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设备故障或人身伤亡事故。
1.4 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针对引发机电运输事故的案例,可以从岗位分工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安全技术培训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解析。一是煤矿企业或生产队组负责人没有根据人员特点进行合适的岗位分配,特种作业人员调动频繁,换岗培训不及时,脱产培训不能落到实处;二是现场管理人员对违章行为或隐患管理力度不足,重生产轻安全,缺乏机电设备管理意识;三是煤矿职能管理部门对设备检修维护监管不到位,“三违”教育流于形式,导致设备安全保护设施不到位或设备带病运行。
2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控制的相应措施
2.1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我国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来看,快速全方位提高煤矿工人素质难度较大,煤矿企业生产当中,可根据生产环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招工录用进行把控。煤矿企业要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拓展安全培训形式,定期地举办相关实践技能培训和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对培训结果有效考核,使员工能够严格按章作业,自主防护,减少或杜绝违章作业。
2.2 发挥设备安全性能
煤矿企业要有计划更新陈旧、淘汰设备,使用单位要加大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维护,确保备机备件充足,各项保护、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润滑及时,使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煤矿职能科室在设备选型、安装、使用及维护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控,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2.3 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煤矿在设计巷道、硐室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条件和检修空间,例如在皮带运输和辅助运输路线进行设计优化,减少坡度和拐点,改善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环境。在设备运行和人员作业环境方面,进行必要的除尘降噪,更有利于作业人员集中注意力操作。
2.4 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管理方面,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员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安全的管理体系,对机电运输规章制度进行优化、细化,完善事故考核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1/0625/1412.html
上一篇:绿色理论下的煤炭开采技术研究
下一篇:煤矿掘进机电气控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