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连云港开山岛海水淡化工程设计
1 建设前岛上供水状况
世界范围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呈现上升趋势,社会正在转向海水淡化这一策略来缩小淡水和干旱需求的供应。2013年全球海水淡化厂产能达到4亿t/d,2016年达到8.86亿t/d。在全球很多地方,例如中东和北非海水淡化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中东、北非地区是全球海水淡化设施最为集中的地区,约55%的淡化海水生产能力分布于这一地区的不同国家,其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湾地区的6个阿拉伯国家。阿联酋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淡化海水生产国,后者每天可生产淡化海水量约6.6×106m3,而阿联酋在2017年的产量约为5.42×106m3[1]。
开山岛在海水淡化厂建设前,岛上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定期的外部散装饮用水的补给。船运的定期补给仅供日常居民餐饮使用,满足不了正常需求;除散装饮用水的补给,其它水源主要来自岛上降雨,即依靠汇集各建筑屋顶雨水、自建的储水槽,汇集后储存在自建雨水窑。淡化厂建设前,大部分储水设施也因为年久失修已报废。岛上居民对饮用水需求更加紧张,海水淡化厂的建设更加迫切。
2 原水水质
开山岛地处黄海海域,水质很差,悬浮物达到≥550 mg/L,浊度≥90 NTU,其余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开山岛海域海水水质Tab.1 Raw water quality of Kaishan Island sea area指标含量Suspendedsolid/(mg·L-1)550Na+/(mg·L-1)Ca2+/(mg·L-1)420K+/(mg·L-1)200CO2-3/(mg·L-1)10HCO-3/(mg·L-1)130Cl-/(mg·L-1)SO2-4/(mg·L-1)3400Boron/(mg·L-1)4.6TDS/(mg·L-1).5pH值8.2
3 技术方案
3.1 海水预处理技术
反渗透膜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对进膜的海水必须满足SDI≤5,所以海水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此工程地处高悬浮物海域,对预处理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高悬浮物高浊度的特点,采用选进的Lamella沉淀池技术,此技术在国外大型海水淡化厂大量应用,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由于海水pH值为8.2的特性,工程絮凝剂采用了聚合氯化铝,可以减少采用三氯化铁絮凝剂,需降低海水的pH值,消耗大量硫酸的情况2[2]。
3.2 海水淡化技术
项目水厂产水规模为近期20 m3/d,远期50 m3/d。
产水目标:原水采用海水,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3]的要求。
工程近期产水规模20 m3/d,规模较小,工程地点位于开山岛,岛上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所有物资均需通过船运上岛。针对岛上的不利条件,采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应具有重量轻、方便拆卸和组装、占地面积较小、易维护、运行稳定的特点,综合以上要求,决定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硼<0.5 mg/L的要求。经对国内外海水淡化厂产水硼含量的调查,一级海水淡化达不到<0.5 mg/L要求[4],所以此工程采用二级反渗透技术[5]。
3.3 海水淡化在线不停机清洗技术
采用了在线不停机化学清洗技术,避免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化学清洗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此项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较好的应用[6]。每个在线清洗周期为8 h,高压泵出口压力控制在3×106Pa,膜产水侧采用孔板使产水侧压力保持在3×105Pa,使在线清洗保持在较好效果,运行2 a以来,出水水量和水质稳定。
3.4 反渗透产水矿化技术
海水经淡化处理后,钙离子含量很低,其水质不稳定且具有较强腐蚀性,因此工程考虑对其进行化学稳定性处理。改善海水淡化水稳定性的措施是对其进行再矿化处理,提高水中矿物质和碱度含量,使其水质稳定,不具有腐蚀性,并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这样既可以维护居民身体健康又能稳定水质。矿化通常是通过过滤、投加化学药剂等措施实现。海水淡化产水再矿化处理是调节产水pH值,加入钙等矿化物,从而调节反渗透产水的碱度和硬度,适度提高pH值,使产水的总碱度为80 mg/L(以CaCO3计),总硬度为80 mg/L~120 mg/L(以CaCO3计)。使水质既不产生结垢,也不对输水管造成腐蚀。
可用于反渗透产水再矿化处理工艺方案大致有:
(1)向反渗透产水投加CO2和过量的Ca(OH)2,反应式:
2CO2+Ca(OH)2Ca(HCO3)2
(2)投加CO2后的反渗透产水通过CaCO3的滤床,反应式:
CO2+H2O+CaCO3Ca(HCO3)2
(3)投加Ca(OH)2和Na2CO3,反应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4)投加CaCl2和NaHCO3,反应式:
CaCl2+2NaHCO3Ca(HCO3)2+2NaCl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1/0717/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