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煤矿井下职工个体不安全行为心理致因机理
人的行为会因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精神状态、工作环境、组织氛围、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行为反应,即便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所呈现出的行为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行为的产生进行了广泛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1],人的行为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即刺激—加工—反应,即大脑因受到刺激而做出反应从而产生行为;勒温[2]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表明人的行为并非无规律的突然显现,而是由相关因素影响决定;J.Reason[3] 认为知觉、记忆、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反应时间、疲劳、人格特质等对人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影响规律;Dedobbeleer[4]认为工人安全绩效指数和安全态度因素之间具有紧密联系;[5]通过采用不同样本数量对瑞典建筑业进行了研究,认为工人安全行为与安全氛围之间具有因果关系;[6]通过对189个建筑业蓝领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心理氛围与工作结果之间存在着可靠的关系;傅贵等[7]、殷文韬[8]等基于“认知—行为”理论模型,认为煤矿工人违章操作主要与个人安全认知水平有关;田水承等[9]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外部影响因素与矿工行为具有密切关系,且环境因素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度最大;李乃文[10-11]通过构建不安全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证实了不安全心理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林玲等[12]认为,工人在工作场所感知到工作压力后会引发负性情绪反应,在长期负性情绪的作用下,职业心理疾病随之产生,最终可能会导致反生产行为尤其是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上述研究尽管成效显著,但大多从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未形成较系统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具体模型。为此,本研究主要以个体心理变化的角度,以煤矿井下职工为研究对象,借助逻辑演绎与归纳法,探索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一般产生机理,为进一步探讨可行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模式建立
1.1 日常行为逻辑分析
心理学角度认为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总合形成精神状态(即意识),将意识表现于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本研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场景事件为例,分析人的一般心理与行为发展过程。
(1)场景一。以正常成年人为例,假设一正常行人走在路上看见地面上有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其一般心理过程及行为可用图1表示。
(2)场景二。以正常未成年人为例,假设小孩在商店里看见心爱的玩具,其一般心理及行为变化过程可用图2表示。
(3)场景三。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生产行为为例,假设一操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外界意外刺激事件,其一般心理过程及行为可用图3所示。
图1 行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图2 小孩的心理及行为变化过程
图3 工人生产操作中心理与行为变化过程
通过对多种类似上述常见场景的综合分析,认为行为是人体感知到刺激后,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经过对已储存信息进行查询、比较、判断、决定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而将形成的决定通过大脑对肢体发出指令,形成外在可见的显性行为。
1.2 模式归纳与构建
人的行为产生经过3次心理过程、共计9个阶段,即:初始心理、个人意向形成心理、最终意向形成心理,依次表现为初始状态、刺激感知、记忆查询、知识判别、行为判定、外来干扰、二次知识判别、二次行为判定、实际行为。具体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心理变化的行为产生模式
上述构建的个体行为产生的一般模式主要是从心理活动角度解释了个体行为发生的一般过程,认为人的个体行为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正常个体而言,任何一个行为出现,都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图4中的相关名词可进行如下解释:
(1)刺激。主要指一切使事物发生变化的作用,既包含个体自身因素,如疾病、疲劳等,也包括个体以外的各种可能因素,如家庭事务、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资待遇、社会环境等。相对于个体而言,在众多发生的事件中,能够被个体感知到的属于有效刺激,相反,虽然刺激存在,但未被个体感知的,属无效刺激,对个体行为无影响。如某危险事件已出现,但个体未感知到,则该危险事件相对于该个体而言为无效刺激,个体行为会继续保持原有状态,不发生改变,往往事故便会发生。本研究主要关注有效刺激,即个体感知到刺激后,导致行为产生的一系列发展过程。
文章来源:《煤矿现代化》 网址: http://www.mkxdh.cn/qikandaodu/2021/0727/1472.html